• 1. 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关节骨科(江苏无锡 214071);
  • 2. 南京中医药大学骨伤教研室(江苏南京  210023);
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

目的 探讨微囊化转基因 BMSCs 移植修复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(steroid-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,SONFH)的疗效。方法 采用高压静电法制备海藻酸钠-多聚赖氨酸-海藻酸钠(sodium alginate-poly-L-lysine-sodium alginate,APA)微囊化高表达 Foxc2 转基因 BMSCs,取部分细胞成骨诱导培养,2、3 周时茜素红染色观察。取 40 只新西兰大白兔,采用激素加内毒素方法制备 SONFH 模型,经 MRI 筛选造模成功 32 只,将其随机分为 A、B、C、D 4 组(n=8);另取 6 只正常兔作为正常对照组(E 组)。A 组模型动物不作任何处理;B、C、D 组动物双侧后肢股骨头行髓芯减压后,分别于减压区注入生理盐水、同种异体 BMSCs、APA 微囊化转基因 BMSCs。术后 6、12 周取股骨头标本行 HE 染色,观察骨长入情况;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钙蛋白(osteocalcin,OCN)、过氧化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 γ 2(peroxisome proliferative activated receptor γ 2,PPARγ-2)和 VEGF 蛋白表达;术后 12 周透射电镜观察骨微结构,生物力学测定松质骨及软骨下骨最大压缩强度及平均弹性模量。结果 诱导培养 2、3 周,茜素红染色后均可见钙结节形成,且 3 周时数量较 2 周时增加。各组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。组织学及透射电镜观察示,与 A、B、C 组比较,D 组骨小梁排列较整齐,骨空骨陷窝较少,有丰富的功能细胞器,可见明显成骨,且 12 周时坏死区被完全修复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,术后 6、12 周,A、B、C 组 OCN 及 VEGF 表达均低于 D、E 组,B、C 组高于 A 组,E 组高于 D 组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A、B、C 组 PPARγ-2 表达高于 D、E 组,A 组高于 B、C 组,D 组高于E 组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术后 12 周生物力学测试显示,D、E 组股骨头松质骨、软骨下骨平均弹性模量和最大压缩强度均高于 A、B、C 组(P<0.05);A、B、C 组间及 D、E 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结论 微囊化转基因 BMSCs 体内移植可修复兔早期 SONFH。

引用本文: 尤武林, 黄桂成, 王建伟. 微囊化转基因 BMSCs 移植修复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实验研究.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, 2020, 34(11): 1446-1453. doi: 10.7507/1002-1892.202003021 复制

  • 上一篇

    慢病毒介导沉默 P75 神经营养蛋白受体联合 NGF 过表达转染 BMSCs 复合脱钙骨基质异位成骨的实验研究
  • 下一篇

    内侧支撑钢板辅助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研究进展